《專注的勞動者都是發(fā)光體》/周華誠/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/2024年6月
翻開《專注的勞動者都是發(fā)光體》這本書,作者從不同角度把對勞動者的細膩觀察和情感講給青少年讀者,讓他們重新審視勞動的價值和專注的力量。
這是周華誠的一本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散文集,也是一本真誠的、給青少年的“勞動教育”主題圖書。本書用散文的形式,記錄了各行各業(yè)的勞動者和他們的工作內容:在“南繁”基地做水稻育種的沈博士,追逐花開與甜蜜之路的養(yǎng)蜂夫婦,父子兩代“數(shù)控車工技術能手”,復原了中國傳統(tǒng)手工紙“開化紙?zhí)一ü{”工藝的黃宏健,西泠印社“印泥大師”曹勤……文章以娓娓道來的、極有溫度的書寫,展現(xiàn)了這些“勇于選擇自己熱愛”的勞動者的理想追求,真實又真摯。
在書中,作者以細膩而深刻的筆觸,描繪了一個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勞動者形象。盡管工作看似普通,但他們都以專注和熱愛,默默耕耘,散發(fā)出獨特的光芒?!霸谔锢锏臅r候,沈博士做得最多的事,就是與水稻對視,與一株一株的水稻對視?!鄙蛳:瓴┦?,中國水稻研究所的育種專家。在他的實驗田里,長年種著幾千到一萬個品種的水稻。“早上去看,中午去看,傍晚去看。每天去看。”當我們吃著一碗米飯時,要生出敬畏之心——從一株水稻到一粒大米,有很多人用盡了一生的時間。
相看兩不厭,只因有熱愛?!白罱氖?,他幾乎每天都蝸居在這座小樓里,似乎與世隔絕,整天埋頭畫稿、貼稿、刻版、壓印——黃老師一天到晚擺弄他的那些木頭,敲敲打打,刻字雕花……”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雕版印刷代表性傳承人的黃小建,偶然看到一本箋譜,里頭呈現(xiàn)的拱花技術,讓他一下子著了迷。拱花技術源于明代,清代之后就基本失傳了。黃小建自己摸索,終于找到了拱花技術的門道。如今黃小建的雕版印刷走進了工藝美術館,走出了國門。
人這一輩子,能找到一件喜歡的事情,那太幸福了。畢業(yè)后,陳慶杰老師回到鹿西中學教書。鹿西,是溫州最東面的一個海島。他在島上教書27年了。在島上散個步,碰到的每張面孔都熟悉。要么是他教過的學生,要么是他教過的學生的孩子,要么是他成人學校的學生,一路上都有人跟他打招呼……陳老師用一輩子造了一座人生的島嶼,風平浪靜也好,巨浪滔天也好,他就在那里,把一艘又一艘夢想的“小船”送了出去,乘風破浪,駛向無比壯闊的遠方。
書中,我們看到更多勞動者的光輝形象,如泰順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傳承人董直機、曾家快師徒,在和田河采氣作業(yè)區(qū)駐守的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蘇路路,守護醬園機密的楊師傅……也讓我們認識到專注的重要性。專注是一種態(tài)度,一種對工作的敬畏和熱愛;專注是一種能力,一種排除干擾、集中精力的本領;專注更是一種精神,一種追求卓越、不斷超越自我的信念。在這個充滿誘惑和干擾的時代,我們難以長時間保持專注。正因為專注變得如此稀缺,它才顯得更加珍貴。
此書以“潤物細無聲”的方式記錄勞動之美、勞動者之美,是一本非常好的“勞動教育”主題圖書。書中通過對這些閃閃發(fā)光的勞動者的記錄,喚起青少年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情感,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取向。每一個行業(yè),每一個工種,都有它值得驕傲的榮光,每一位專注做事的勞動者,都是發(fā)光體。